创新创业政策深入解读一

2019-03-25 浏览次数:0

【政策亮点】

  降低准入门槛,推动一址多照”“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改革,允许创业者依法将家庭住所、租借房、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。
  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,对转型后企业参加失业保险符合条件的,按规定给予稳岗补贴。
 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,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,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,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机会。
  规范全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并制定目录,不在目录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不得收取。

【深度解读】

  宽松便捷的准入门槛,消除了对市场主体不合理的束缚和羁绊,成为双创新政中的一大亮点。

  创业门槛较高,市场主体活跃不够,创业服务体系跟不上,是创业创新的瓶颈,省里经过系列缜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,奉献给创业者的政策都是真金白银。省工商局企业注册局局长旷虚赓说。

  此次新政中有关降低准入门槛的举措,涵盖了商事、税费、科技创新等各个方面。部分政策还对创业弱势群体包括草根进行了倾斜,体现了公平。在政策层面设计上,已经实现了贯通,尤其是针对创业不同时期,形成资金帮扶链条。

  在降低准入门槛上,放宽新注册企业场所登记条件限制,有不少创新之举。如可以把自己的客厅作为创业经营场所,允许一址多照、集群注册,稳岗补贴、创业咨询一点通等服务措施,创造了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,符合大众创业心愿。

  以前办理工商营业执照,必须有其住所以外设立的从事经营活动的机构,对初创者和创业弱势群体来说,就是一件难事,租个写字楼一个月要2000多元,一年租金加水电等费用要几万元,经营场所成本高,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业创新的步伐。如今,家庭住所、租借房、临时商业用房都可作为创业经营场所,成本大大降低,资金压力减轻了,激发了创业热情。

  允许创业者一址多照,也是降低创业准入门槛的创新举措。比如,对从事电子商务、文化创意、广告设计、动漫等行业的人员,其开展业务只要不扰民无噪音,租个房间就可以让二三十号人办证时共用一个住所地址。同时,对集中一个区域里从事同类行业的创业者,可以集群注册,适合创办电子商务创业园区,大家可以共用一本营业执照,为创业者减负,对创业者有较大吸引力。

  双创新政鼓励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,转型后企业参加失业保险符合条件的,按规定给予稳岗补贴。今年出台的政策,对不裁员、少裁员的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给予稳岗补贴,按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%给予稳岗补贴,主要用于职工生活补助、缴纳社会保险费、转岗培训、技能提升培训等相关支出,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。这一新政体现了民生关怀,降低了创业成本,便于创业者做大做强。
  创业需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,对初创者尤为重要。以前,有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,市场环境透明度不高,阻碍了创业创新的发展。依据反垄断执法制度,对涉嫌价格垄断协议、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行政权力在价格方面排除、限制竞争行为,加大反垄断执法力度,加强反垄断合作交流。省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处长樊千根说。
  对初次创业者来说,他们最担心的是收税过重。为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,我们在税费减免上也有政策支持。省财政厅副厅长辜华荣介绍说。
  新政中,对从事个体经营的,在创业3年内每户每年可以减少9600元,限额依次扣减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、城市维护建设税、教育费附加、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。商贸企业、服务型企业、加工小型企业,当年新招用登记失业在一年以上人员,与企业签订了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保的,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、城市维护建设税、教育费附加、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,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5200元。
  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上,规范全省涉企收费项目并制定目录,不在目录内的收费项目一律不得收取,未公示的收费项目创业人可以拒交并举报,省级收费从77项已减少到21项。事业单位服务性收费对初创企业按不高于标准的50%收取。这些创业红包将惠及千千万万个创业者。
  创业者有哪些疑难和问题?大学生创业期待什么优惠政策?到哪找创业导师?我省创建的创业咨询一点通移动终端服务平台,将一一给予详细解答。办证办照的流程、范本及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一目了然,方便办证者通过电脑、手机查询。另外,创业者还可以及时了解地方的创业信息发布,查询就近的工商所去解决疑难问题等。
  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,从创业准入第一道门槛改起,简化审批,放宽条件,让有创业梦想的人快速准入,轻装上阵。省工商局副局长沈庆中介绍说。
  服务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降低准入门槛,一系列举措使我省走在了全国前列,敢于创新,用心帮扶,打出了江西特色牌。人们欣喜发现,创客的黄金时代来了。
  新环境,新活力,有力促进江西经济的发展,在新起点上,江西迈出了绿色崛起新步伐。

 


上一页:创新创业政策深入解读二 下一页: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“互联网+”大赛的通知